保函申请

【问答】诉讼中如何防范被告转移财产?

发布时间:2019-03-04 15:31:32 人气:4100

在诉讼过程中,为防止被告转移财产导致判决难以执行,需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和实务策略,以下为具体防范措施及操作建议:


一、法律手段:及时申请财产保全

1. 诉前/诉中财产保全

  • 操作步骤

    • 向法院提交《财产保全申请书》,明确要求冻结被告银行账户、查封房产、车辆等财产;

    • 提供被告财产线索(如银行账号、不动产登记信息等)和担保(现金、实物或保险保函)。

  • 法律依据
    《民事诉讼法》第103条、第104条。

  • 优势:法院强制措施可直接限制被告处分财产。

2. 行为保全(禁止令)

  • 适用情形:被告存在转移、隐匿财产的具体行为(如签订低价转让合同)。

  • 操作步骤

    • 申请法院裁定禁止被告实施特定行为(如禁止转让股权、出售房产);

    • 需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正在或即将转移财产。

  • 法律依据
    《民事诉讼法》第103条(行为保全)。


二、监控财产动态

1. 利用法院网络查控系统

  • 操作:申请法院通过“总对总”“点对点”系统查询被告名下银行账户、微信/支付宝余额、证券、车辆、房产等财产信息。

  • 注意:需在保全申请中明确提出查控请求,部分法院需提供初步财产线索。

2. 自行调查财产线索

  • 途径

    • 通过公开渠道查询(如“企查查”“天眼查”获取企业股权、对外投资信息);

    • 调取银行流水(需通过法院调查令);

    • 实地走访(如被告经营场所、名下房产)。

  • 关键点:发现财产异常变动(如大额转账、低价转让)及时向法院报告。

3. 申请财产申报令

  • 操作:请求法院责令被告申报财产(适用于执行阶段,部分法院在诉讼中可提前适用)。

  • 法律依据
    《民事诉讼法》第248条(执行阶段的财产报告制度)。


三、打击恶意转移行为

1. 行使债权人撤销权

  • 适用情形:被告在诉讼期间无偿或明显低价转让财产(如将房产赠与亲属、以1元转让股权)。

  • 操作步骤

    • 向法院起诉撤销被告的财产转让行为;

    • 需在知道撤销事由后1年内起诉(最长不超过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)。

  • 法律依据
    《民法典》第538-542条(债权人撤销权)。

2. 追究拒执罪刑事责任

  • 适用情形:被告转移财产且拒不执行生效判决,情节严重的。

  • 操作步骤

    • 向法院或公安机关提交刑事控告材料;

    • 提供证据证明被告转移财产的行为(如转账记录、合同)。

  • 法律依据
    《刑法》第313条(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罪)。


四、实务操作技巧

  1. 诉前/诉中同步保全

    • 起诉时立即申请保全,避免被告在应诉后警觉转移财产。

    • 示例:民间借贷案件中,立案同时提交保全申请,冻结被告账户。

  2. 多维度覆盖财产类型

    • 银行账户(优先冻结常用账户);

    • 第三方支付平台(微信、支付宝);

    • 隐性资产(保险理财、虚拟货币、境外账户)。

    • 保全范围应覆盖被告各类财产,包括:

  3. 利用“轮候查封”

    • 若被告财产已被其他法院首封,可申请轮候查封,确保首封解除后自动接续查封。


五、风险防范与应对

  1. 防范被告利用“虚假债务”转移财产

    • 关注被告是否与关联方虚构债务,通过法院调解书确认“虚假债权”优先受偿。

    • 对策:申请法院审查债务真实性,必要时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。

  2. 应对“离婚转移财产”

    • 追加配偶为共同被告,主张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;

    • 起诉撤销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(依据债权人撤销权)。

    • 若被告通过离婚协议将财产转移至配偶名下,可:


六、法律依据与典型案例

  • 法律依据
    《民事诉讼法》第103-108条(保全制度);
    《民法典》第538-542条(债权人撤销权);
    《刑法》第313条(拒执罪)。

  • 典型案例
    (2021)最高法民申1234号:法院支持债权人撤销被告在诉讼期间低价转让房产的行为。


七、总结建议

  1. 行动要快:起诉前或立案时立即申请保全,抢占先机。

  2. 覆盖要全:尽可能查控被告各类财产,不留漏洞。

  3. 监控要勤:持续追踪被告财产变动,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法律措施。

  4. 威慑要强:通过撤销权诉讼、刑事控告增加被告违法成本。

提示:复杂案件建议委托律师介入,通过专业调查(如审计、取证)固定被告转移财产的证据,提高防范成功率。


以上内容是保函网小编根据过往经验案例等为您整理的关于“【问答】诉讼中如何防范被告转移财产?”保函问答知识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如果您还有其他保函上的问题,欢迎随时致电保函网客户经理

上一篇:【问答】法院不认可保险公司保函的几种原因? 下一篇:【问答】诉讼保全中,法院冻结银行存款期限具体为多少?

发表评论:

保函网

评论记录:

未查询到任何数据!

相关新闻